第410章百姓载歌载舞!和宋大人比,咱们的县令就是阿斗!
书迷正在阅读:怀归刀、孕检当天总裁拉着我领证顾吟裴枭、长生裁、帝王婿怎么了、大唐降魔司、读心剑灵后,我带满门怨种杀疯了、我,白衣剑仙,砍翻整个江湖、乔惜霍行舟、叶辰夏倾月百度百科、来自末法世界的我开局肉身接子弹
宋隐见状笑了。 “微臣办事,皇上只管放一百个心。” 看宋隐笑的阳光灿烂,朱元璋顿时气不打一处出,恨不得抬脚给他一脚。 这王八蛋,没准儿心里还憋着其他奸计呢! 不过朱元璋觉得,现在跟宋隐相处,他仿佛找到了方法似的,得心应手。 主要是朱元璋在宋隐身上,没有看到他对朝廷不利的举动。 这也是朱元璋较为放心宋隐的地方。 所以说,朱元璋仍然在提防宋隐,但相较于其他大臣,朱元璋反而更信任宋隐一些。 朱元璋默许后,宋隐回去立刻操办起来。 只是这一次要组建的国企太多,光是岗位至少上千人。 这些国企看起来大同小异,但涉及的行业不同,因此权力作用等各方面也都不同。 瞬间,整个户部进入紧张的忙碌当中。 国企不但关系到国家经济,而且也是一项面子工程。 所以早朝时,众人对此事慎之又慎,直到退朝时还没有最后拍板,户部联合各部门继续完善及打磨。 大明现在全面发展出海贸易,国企可以从中承接一笔可观的利润。 当然,在赚钱的同时,避免不了地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面对不同的国家。 自从宋隐提出再打造几个国企后,接下来一周早朝的重点都是在商议这个事情。 从人员配备到官职及俸禄多少,大小细节全部都得详加考虑。 过程虽然麻烦,但却日趋完善。 今日又到了早朝时间,文武百官纷纷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建立国企,事实上也是帮朝廷分担了工作,变相地给六部增加人手。 经过长达十天的仔细打磨后,现在各细节几乎都完善了起来。 “皇上,打造国企,乃是建国以来重要的一个决策。” “建立国企,可以让大明早日走向辉煌,此乃大明的千古基业啊!” “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打磨,现已成型,恳请皇上定夺。” 看到一个个大臣都兴奋地上奏,朱元璋有点头痛。 这段时间每日上朝,都是在商议国企的事情。 天天重复一件事,以至于朱元璋觉得比每日处理繁杂的政务还要麻烦。 现在看到一个个大臣都如此地跃跃欲试,朱元璋更是皱眉。 当年修建山海关长城的时候,文武百官也直说是打造大明的千古基业。 现在建个国企也是千古基业,就不能换个新鲜的理由吗? 无语归无语,但还是得表态。 毕竟这个事情都已经讨论十来天了,既然文武百官都没意见,那就这样吧! “诸位爱卿既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此次筹建国企负责人由户部上书宋隐负责。” “宋隐务必协调安排好各项事务,国企建立后尽快开展相应工作。” 朱元璋一锤定音,意味着成立这几个国企板上钉钉。 经过长达快半个月的讨论,商定组建大明二建、大明牧业局、大明粮局,及大明工业设计局等多个国企。 同时,大明将通过组建起来的国企,开始对大明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建设。 这个工程无疑非常浩大,可以说是修建长城后,大明最大的工程。 再配合全面开放海域,修建港口,城乡交通达到路路通等措施,全面发展大明经济。 这些利国利民的措施发布之后,各州府百姓瞬间激动得载歌载舞。 这样的举措对百姓们来说益处极大。 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那里的百姓想接触外界都难。 有的地方土地肥沃,粮食高产,但因为交通不便,因而多出来的粮食只能烂在田里。 现在朝廷要治理交通广建公路,让州府跟州府之间,县城跟州府之间都达到路路通。 如此一来,给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人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做买卖,寻求发展,外出等,都会因为交通的改善而得到解决。 这项工程深受百姓拥护。 各地百姓天天都掰着手指头期盼修路队早点到来。 许多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欣喜若狂。 特别是看到有官差开始进行丈量,选择修建马路路线时,都高兴地围观。 “太好了,官府终于为民做好事了。” “终于修路了!” 大家奔走相告,看到这些村民如此兴奋,消息灵通人士议论得更欢了。 “告诉你们也无妨,这哪是朝廷替我们着想,说白了,咱们还是借了宋大人的光。” “若是没有宋大人,朝廷根本想不到要修建马路,就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小县城,怎么入得了朝廷的眼?” 有人解释,百姓们对宋隐更加感恩戴德。 许多州府的百姓都知道自己能过上好日子,都是因为宋隐。 像福建和北平这些行省,就连村庄都发展的很好。 其他州府的繁华,也全都得益于宋隐的提议。 “宋大人太了不起了!” “宋大人不但平定了江南造反一事,而且还替咱们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百姓们望着京城的方向,一阵感恩。 只是再想到自己所在地的官员时,就气不打一处出。 “人比人当真是气死人了,想当初宋大人当县令时,照样把沛县治理得红红火火。” “可是看看咱们的县令,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百姓们对宋隐的赞美越多,对当地官员的怒火就更盛。 这些声音传进当地官员耳中,一个个都羞得面红耳赤。 心里虽然不满,却也无言反驳。 话说回来,别说是他们一个小小县令,就是州府布政使,甚至朝廷各部官员,谁敢去跟宋隐比? 武能排兵布阵,文能治国安天下,文武兼备,纵观历朝历代,也找不出几个人不是? 他们这些官员,但凡能在宋隐推行的政策中,沾点光就谢天谢地了。 结果如愿以偿沾光了,却被百姓各种嘲讽。 憋屈啊。 别看他们当官,却哪敢得罪这些刁民啊! 尤其是像他们这些没有靠山的小官。 这要是惹怒了哪个刁民,人家上京去告御状,就够你喝一壶的。 历朝历代向来都是民怕官,结果大明倒好,官不敢跟民斗。 朱元璋屡次大杀戮,大明官员都更新换代了几批,被杀的官员数以万计。 所以这些官员也只敢默默地干活,不敢反驳。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