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内务(一)
在一周之后,华东政*府收到了顾拜旦的一篇长文回复,仅是电报就发了8个多小时,而译成中文接近万字,也显示了顾拜旦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在文中,顾拜旦首先对华东政*府希望参加第5届奥运会表示了支持和感谢,然后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尊重,并用了很长的篇幅,表达了对中华历史文明的盛赞和向往,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参加奥运会,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自己和奥林匹克委员会都期望看到华东政*府在第5届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而对华东政*府提出的问题,顾拜旦则认为,困难虽顾拜旦的一篇长文回复,多,但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都是可以有办法解决的。在最后顾拜旦表示,自己将计划在今年5-6月之间,访问青岛,和华东政*府当面协商参加奥运会的细节问题。 应该说顾拜旦的这篇长文回复,显示出了相当大的诚意,因此华东政*府也认为,可以着手进行迎接顾拜旦访问的准备工作,并且先制定好如果参加第5届奥运会的计划安排,反正只是做计划暂时不实施,也花不了多少功夫,一切都等顾拜旦来了之后再说。 不过现在离顾拜旦的到访,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华东政*府也不可能为了奥运会中断其他的事情,因此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这一年华东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消化这两年占领的地区。总体来看,北京地区、山西由被华东政*府占据的时间较早,而且华东政*府也花了大力气管理,因此到现在基本稳定下来,并且大部份地区己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而陕西地区由于是西北军区的司令部所在地,在强大的军队威慑下,华东政*府不仅顺利建立地方行政系统,同时也展开了土地改革,也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但甘肃和青海的情况就十分复杂了,一方面这两个地区的地域广阔,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而且人口的民族成份复杂,地方势力更是盘根错节,在清廷统治的时期,就曾多次发生叛乱,虽然两地的清廷官员基本都像华东政*府投降,包括像七世章嘉活佛这样的宗教人士,也都投靠了华东政*府,但在甘肃、青海仍然有许多地方势力没有向华东政*府表示臣服,而是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而在收取了甘肃、青海之后,华东政*府一方面建立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一方面布置军事据点,因此暂时也没有动这些地方势力,以免节外生枝。双方到是暂时相安无事,华东政*府占据了城市及周边地区,而地方势力则盘据在城市以外的乡村或山区。 不过这种平衡局面终究是暂时的,华东政*府绝不会允许在自己的统制区域内还会有其他的势力存在,因此在控制了甘肃、青海的城市,并且布置好了军事据点之后,自然要向乡村或山区发展,和地方势力的矛盾也自然就会激化,争斗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有一些地方势力己经和沙俄有所勾结,打算合力对抗华东政*府,那么也就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甘肃、青海的地方势力是在近代以来,清廷势微,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下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以家族为主要骨干,并由其亲戚、同乡、同民族、同宗教的人士凝聚而成。而且由于清廷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力度下降,对这些地方势力的倚重加强,因此对他们扩充势力的行为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这就更助长了地方势力的气焰,有的甚致公然不将清廷的地方官员看在眼里。 现在西北地区的地方势力主要有三股,为首的人物都姓马,又都是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乡人。主要分为马占鳌、马千龄、马海宴三个集团。旧时空著名的西北三马军阀集团,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都是他们的后人。 不过这个时候,三马集团的第一代首领都己经过世或退隐,当权主事的是他们的儿子。分别是马安良、马福祥、马麒三人。其中马安良的势力主要是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州)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地区;马福祥的势力主要是在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和绥远地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马麒的势力主要是青海东部以及河西走廊,这三马各自拥兵超过万人。旧时空著名的西北三马,马鸿逵是马福祥之子,马鸿宾是马福祥之侄,马步芳是马麒之子。 当然华东政*府决定在这个时候对三马集团动手,也是因为有足够的把握,这个时候西北军区己经基本完成组建,整个军区共计有4支野战军,军区直属骑兵旅2支,炮兵旅2支,装甲团1支,摩机团1支,军用卡车300余辆,总计兵力约30万,并且在甘肃、青海均设立了分军区,建立营级据点30余处,连级据点100余处,可以说据点己遍布甘肃、青海地区,军事准备基本完成,甚致是对三马集团的控制地区形成包围之势,只等军区下令,就可以对三马集团动手了。 另外清廷的官员也有部份留任,七世章嘉活佛也回到青海,帮助华东政*府稳定西北局势,并且频频向三马集团传话,希望三马集团能够看清局势,主动向华东政*府投诚,以及自误。而即使是发生战争,也能尽力将战争控制在一个小范围进行,不会波及太广。 而在蒙古势力失败、溥伟集团又逃到南方之后,俄国将扶植的目标分为两批,一批是新疆;而另一批就是这三马集团,这也给了三马集团不小的信心,因此直到现在,三马集团虽然没有对华东政*府表示服从,也是有这些倚仗。 但三马集团对华东政*府仍然相当忌殚,毕竟华东政*府的战绩摆在那里,连俄国都是华东政*府的手下败将,只要稍稍一打听就能知道这些情况,因此他们并不想和华东政*府武力对抗,只希望能够借助俄国势力,和华东政*府进行谈判,争取保持在清廷时那种在名议上服从,但事实上独立超然的地位。不过华东政*府通过前清廷的官员开出的条件显然是和三马集团的预期相差甚远,但三马仍然还抱有一定的幻想,认为华东政*府这只是谈判的手段,因此对华东政*府建立军事据点,慢慢收缩,挤压三马集团时,也不敢轻举妄动,怕彻底撕破悛。 而相比于西北地区基本只能用武力来解决,对南方的浙江省,华东政*府则尽力不要动武,毕竟华东政*府是打算将浙江省做为南方的典范。当然浙江的地方势力也没有那个胆量,敢公然和华东政*府武力对抗,他们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希望能通过舆论、走上层路线、装可怜等手段,拒绝土地改革。 新任的浙江省长王乐之上任之后,浙江的士绅乡贤们是怀着很大的期望,因为他们己经打听到这位省长大人喜好书法,看来也算是个风雅之士,士绅乡贤们对这种人是很有手段的,有爱好就好办,最怕的就是那么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官员。 但王乐之在上任之初,去在参观西冷印社时,曾在社里提了一幅“耕者有其田”的字幅,实际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也让士绅乡贤们颇为失望,不过他们还是不甘心,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初来乍道,装装样子也是有的,这种人也见得多了。 于是一些士绅乡贤试着请王乐之为他们提匾,写对朕,写碑文等,这当然是少不了是有一笔润笔费,给得也是名正言顺,也有人干脆就送给王乐之一些名家字画印章之类。 对于提字,王乐之当然尽力满足,毕竟写几个字也花不了多少功夫,但对润笔费却是尽力推辞,而送来的名家字画印章之类,则全部拒收,不过这些士绅乡贤也都见惯这一套,自然都有一番说辞,总之说得都是头头是通,一定要求王乐之收下。而王乐之推辞不过,便表示自己不能收,但可以捐赠给西冷印社,也算是支持国粹。而士绅乡贤们当然明白这个套路,无不满口答应,同时也写下了捐赠字据,以为这不过是王乐之找的个收礼的名议,这数百年来,什么套路没玩过。于是都满意而归。 那知王乐之收下了润笔费、字画印章之后,居然真的都赠给西冷印社,并且让西冷印社公示了捐赠字据,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这些士绅乡贤支持国粹表示赞扬,结果这些士绅乡贤只能是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而王乐之则下令,任命周馥为省政*府特聘顾问,并下令成立浙江省土改指导工作组,自己亲自任组长,并下令浙江省各地,要求各地都要成立土改指导工作小组,做好土改工作的准备,只能省政*府派下工作队,立刻在浙江省各地展开土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