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严峻的现状
第四百七十一章 之前就提到过。 量子计算机有三种在理论上可行的实现方式。 一种是超导电路,一种是半导体量子芯片,最后一种则是离子阱。 由于华国这方面的工作起步的太晚。 所以,在超导电路和离子阱这两种实现形式上,华国是远远落后于米国的。 那不仅仅是一两个身位而已,而是几十上百米的距离。 而在半导体量子芯片这个方向。 因为郭院士的存在,才使得现在华国可以说是和米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是华国唯一的机会。 利用半导体量子芯片这种实现形式,研发量子计算机。 华国想要抢在米国之前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但说实话,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这路上注定会有太多的荆棘坎坷。 还有外在强敌步步紧逼的威胁。 即便是身为项目组组长的郭院士本人,持有的态度同样是不容乐观。 但是…… 不乐观归不乐观,郭院士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那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郭院士在发布了召集令后,几乎全国范围内近八成的量子半导体领域的优质人才都汇集到了此地,参与到这次的研发计划当中。 不过,顾律的出现,倒是在郭院士的预料之外。 对于顾律这位‘数学家’,郭院士原本抱着的念头是打算将其拒之门外的。 既然顾律在数学界待的那么顺风顺水,那就老老实实待在数学界就行了,来我们物理学界掺和什么热闹,你这么一位优秀的数学家来做物理项目,那对数学界来说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吗! 刚开始,郭院士真的是这么想的。 但在读完顾律的那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文章后,郭院士变得犹豫了。 这个叫顾律的年轻人在物理上的天分真的是相当之高啊! 不错,让顾律这样一位优秀的数学家去从事物理项目的研究,对数学界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是…… 如果就把这样一位物理天赋高到变态的天才拒之门外的话,何尝不是对整个物理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郭院士在犹豫之后,最后还是选择让顾律加入项目组。 郭院士不清楚顾律究竟会在接下来的研发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但郭院士隐隐有种感觉。 顾律的出现,或许会成为两国针对量子计算机技术对垒中的一个变数。 ………… 郭院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笑眯眯的目光望着顾律。 “顾律,你应该知道研发一台量子计算机的难度吧?” 顾律点点头。 在结束十二号的那场报告会后,顾律就一直在为半导体量子芯片这个项目做准备。 这一期间,顾律阅读了许多和量子计算机以及半导体量子芯片相关的书籍文献。 同时对这一领域目前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研发一台量子计算机的难度很高。 一台能用的量子计算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单量子比特逻辑门和双量子比特逻辑门的保真度要达到99%以上,同时量子比特数目达到几十个以上、操作速度和退相干时间在合理范围。 这是顾律在阅读大量文献后作出的一个总结。 简单来说的话,一共是四个条件。 第一个是量子比特,就是像经典计算机的比特一样,对于经典计算机,比特数目越多,运算的数就可以越大,其能力就越强,量子计算机也是如此。 第二个是量子逻辑门,就像经典计算机的与、或、非等逻辑电路一样,单量子比特逻辑门和双量子比特逻辑门是组成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位。 第三个是保真度,保真度需要达到99%,也就是一百次运算只能容许一次计算错误,其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完成量子计算,各个逻辑门的错误率不能超过1%。 第四个,操作速度和退相干时间,前者越快越好,后者越长越好,但往往两者无法同时满足。 想要研发成功一台最基本的量子计算机,需要满足以上这五个条件。 而在这四个条件中,最能反映一台量子计算机优劣的,就是第一个,量子比特的数目。 数目越多,代表量子计算机的性能越优良。 “你知道我们目前能达到的最高量子比特数是多少吗?”郭院士抬头望向顾律。 “两比特。”顾律开口回答。 “没错,是两比特。”郭院士点点头,徐徐开口,“采用半导体量子芯片这种实现形式,我们目前国内能够达到的最大比特数目就是两比特。” 并且,这个成果就是郭院士带着他下面的那几号人实现的。 “但是……”郭院士长长的叹了口气,“根据我以为国外朋友给我带来的消息,米国那边,已经利用超导电路这种形式,实现十二量子比特计算机的研发。” 一个是两比特,一个是十二比特。 顾律现在算是清楚为什么在谈起这个项目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悲观的态度。 因为这差距,确实是蛮大的。 别看只是十个比特数目的差距,这其中蕴含了多少技术难点是难以估量的。 而一旦米国那边将这个数字翻上三倍,实现三十多位量子比特数目的研发工作,那么说不定,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就会问世。 “并且,针对两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我们还无法确保做到达成99%的保真度,目前平均的测试数据只有95%左右。”郭院士又告诉了顾律另外一个坏消息。 保真度无法达到99%,那意味着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计算机最注重计算的准确性,一旦错误率达到5%的恐怖数字,那就算是研发出来了,也没有哪个机构愿意去使用吧。 听完郭院士这话后,顾律的心情又沉重几分。 经郭院士这么一说,顾律的确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所以,即便是这样,你还依旧要选择加入我们项目组吗?”郭院士含笑望着顾律。 顾律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