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校园风云左耳事(2)
离了高考还有半月而已,县一中高三学子们该学习的课程早就已经学完,所以只是剩下了复习。 此刻上的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个中年汉子,留着一撇胡,整个人懒洋洋的模样。 上了讲台,讲得一口地方舞C县话:“娃儿们,开学了,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我就啥也不多啰嗦了,就一句话,心态放好,不着急,慢慢搞,一点儿一点儿来,好啦,没啥子说的了,都抓紧时间复习吧!有啥子不懂滴,就来问我,我就在这里陪着你们。” 说完,高三(1)班数学老师邓涛就搬了把椅子,坐在讲台前,双手撑着下巴,懒洋洋、笑眯眯地望着讲台下的学生们。 有邓涛镇场,班上纪律很好,一个个都盯着自己的课本资料,有的在刷题,还有的在默背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 唯独左后方角落里的沈昔古,正不停地翻看着什么。 此刻的沈昔古的心情是无语的、吃惊的、思虑的、莫名心酸的,更是复杂的…… 这张课桌对他来说无疑是新奇的,而从这张课桌之中,他却可以琢磨寻思出许多的东西,最主要的,莫不是他这个身份“沈昔古”的过往和性格吗? 课桌是很旧的,也是很普通的,可是这普通的课桌却也与历史的名人有所交集。 鲁迅先生读书时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 “沈昔古”的书桌之上,却多刻了一个字,左边的是“勤”,右边的是“忍”。 一个“勤”字沈昔古明白,是勤劳、勤奋的意思,可是一个“忍”字,却又让沈昔古有些迷茫了,忍?到底是在忍什么?忍受困苦?还是在忍受其他? 想不明白,沈昔古暂时放下这思索。 书桌上的书是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边缘的,堆砌了一个巴掌的高度,多是一些课本,却没有什么资料和真题,想来沈山供“沈昔古”读书已经是极限,根本就没有额外的资用让他去买什么真题吧! 随手取了两个记事本,翻开,原来是一个错题本,还有一个是真题,字迹都是很工整的,字体写的很小,却很清楚,看起来是为了节省本子,就连那记事本的边缘部分,也全部被他用上。 真题本里都是“沈昔古”记的高考真题,在沈昔古看来都很简单,却很经典,或许是“沈昔古”没有钱去买真题,所以就自己借了别人的真题卷摘录下来以供复习。 这时又忽然有一股馊了的味道传出,沈昔古皱着眉头嗅了嗅鼻子,这才察觉到味道竟是从自己的抽屉里传出。 抽屉很深,位置又狭窄,不够沈昔古身体的伸缩。 没办法,沈昔古就在抽屉里摸了一把,触手可及好像是一袋子黏黏的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袋子已经长毛的差成色豆瓣酱。 豆瓣酱,大概就是“沈昔古”平日里就饭的唯一菜了。 沈山可没有多余的钱给他,想来“沈昔古”在学校的日子过得也是十分艰苦的。 县一中的课程一节课是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整个过程,沈昔古都在翻开着原“沈昔古”的东西。 他最终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原“沈昔古”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只是在学校的生活很是艰苦,却也奋斗不息。 从讲台上的角度望着台下的一众学生,是十分清晰的,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做什么,什么神色,都会点滴不漏地落入讲台上的教师眼中。 邓涛最爱干的就是这种事情,却不是出于责罚,而是性格里的宽厚和玩闹。 “沈昔古,你这臭小子在做啥子哩?一直倒腾个不停?” 安静的只有翻书声和写字的沙沙声的教室里,忽然传出邓涛那宽厚的嗓音。 全班都是一怔,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平日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沈昔古正露出一脸诧异。 “老师,您叫我?” “废话,你在做啥子哩?也不刷题,也不看书。” 邓涛的舞C县地方话说的十分到位,好在沈昔古一个夏天听习惯了,也勉强可以听的明白。 “哦,我在看笔记呢!” “两分钟看一本笔记?”邓涛望着沈昔古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你小子,我都瞅着你好久了。” 沈昔古想了想,在周围大多幸灾乐祸,也有事不关己的目光之中,在李欣琴愕然之中,坦然拿了一支笔,一张纸,走上了讲台。 “哦,老师,我正遇到一个难题,您帮我看看!” 好一招话题转移,邓涛果然不再追究沈昔古之前的事情,就看着沈昔古趴在讲台上写画起那道难题来。 题,自然是很难的,一道奥数题,经常被高考命题官用来作为高考最后的压轴题。 前世沈昔今问自己那位拥有高考命题权的特级数学老师时,也为难了他好一段时间,才琢磨出来。 更不提现在,教育的程度远不如后世同时期。 难题一出现在邓涛面前,就让这位自以为天下没有他解不开的高考数学题的邓老师头疼起来,拿着笔支支吾吾了半天,竟是也毫无头绪。 沈昔古道:“老师您先看着,我接着回去看我的笔记了。” “嗯,去吧!” 邓涛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更喜欢研究数学,此刻早就扑在了这难题之上,哪里还有功夫搭理沈昔古。 沈昔古轻笑了下,重新回到座位,心里则是在好笑,真是一位可爱的数学小老头儿。 一直快要到下课的时候,邓涛忽然开口:“沈昔古!” 全班学生一愣,心中对沈昔古的惊讶更多,居然可以找到难倒数学老师邓涛的难题来? 好在邓涛老师此刻应该是解开难题了,众学生总算是心里平衡了些。 却紧接着听到邓涛道:“小子,这题的你是在哪儿看到的?” 沈昔古一愣,邓涛怒道:“奶奶个腿儿的,我解了整整一节课,硬是做不出来。” 全班一怔,沈昔古心道这是后世的新题,哪里会有出处,只得道:“老师,这题我自己琢磨的,没有出处!” 这一次,四十多道发愣的目光,一下子化作差异和质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