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少年也有愁
故事总是有悲欢离合,何况里面的主角还是自己的亲人,而且不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觉得悲伤和寂寞。 路一等疲倦的母亲睡着之后才从房内出来,他的心情有些压抑,说不上难过,也说不上愤怒,只是感到一种无力的疲倦,哪个少年现象中的父亲不都是伟岸的。 所以他没有一点儿睡意,出了院门沿着村里的石板小路毫无目的的游荡起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村头的椰子林。 母亲十五年前就是在这儿被小鱼儿他们一群孩子发现,幸运的被救上岸,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而这里同样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有他童年的欢乐回忆。 人生没有如果,所以路一觉得自己的运气已经足够好,应该对大家都报之感激,但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忧愁。 渔村的夜晚很安静,不远处海浪轻拍沙滩,传来刷刷刷的低语。 路一盘腿坐下,他并不是一个消沉的人,就像路渔安慰他说的那样,人可以自己选择很多不同的路,但唯一没得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出生,所以让他不用觉得亏欠。 背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路一回头看到小鱼儿。 路一刚要起身,小鱼儿就在他肩膀上按了按,盘腿坐在了他的身边。 是不是渔姨告诉了你很多事? 路一点了点头。 看你的样子,肯定有很多让你不开心的事情吧。 小鱼儿看到沉默的路一,突然站起身,摆出破水刀法的一个架势,冲他招了招手,笑道:来陪你鱼儿哥过几招! 路一摇了摇头,懒懒的坐在原地不想动。 小鱼儿刚想再说几句话激一下他,路一突然用脚尖挑起一堆沙子,冲着他就洒了过来。 等小鱼儿手忙脚乱的躲开扑面而来的沙子后发现小王八蛋已经拍拍屁股跑的远了。 大老远了还回头做了一个鬼脸。 小鱼儿笑了起来,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无忧无虑。 ———— 农历初六,宜远行。 今天路家村很热闹,全村没有一只船出海,因为今天村里的马车就要装满干货前往伏波镇,所以家家户户都很忙碌,大人忙着准备货物,孩子们忙着打闹嬉戏。 路一起来的很早,练完功,把院子仔仔细细的打扫一遍,水缸的水挑满,柴房的柴也劈了一大堆,足够家里烧很长时间的了。 临出门的时候,路渔递给他一把木刀和一个小小的包袱,木刀是小时候练功用的,尺寸和黑刀相同,只是重量不一样,包袱里有一些散碎银子和换洗衣服。 出去了,记得按时吃饭。 路渔原本感觉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叮嘱,可是话到嘴边说出来的却是这句最为普通的。 路一笑着点头,走出去几步之后又回过身跪在地上恭敬的磕了三个头。 第一次出门,不要和人冲突,有事情多多忍耐。 路渔红了眼眶,挥了挥手转身走回屋子。 祠堂外的空地上。 路五叔和小鱼儿正在检查马车上的货物,尤其是捆绑的绳子,每一条都用手重新拉扯一下,确保结实,看到路一走过来,五叔打趣道: 哟,瞧瞧我们路家小子的打扮,像不像一个名震一方的大侠客? 五爷爷早。 路一灿烂的笑了笑,打过招呼,连忙放下东西,屁颠颠的跑过去搭手帮忙。 一共三匹马,两车货,还有一匹马拉着一个老旧的车厢,供送货的人轮流休息。 北村口。 路一文和路小波都被父母拉着手千叮咛万嘱咐,看着两个小伙伴苦着脸耐着性子认真听话的样子,路一坐在车辕上偷笑。 小鱼儿伸手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严肃点。 鱼儿哥,你出门的时候银鱼嫂子是不是也如此这般? 我发觉你现在胆子越来越大,好像都忘记了当初是谁教你说这些俏皮话的吗? 不是有句话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鱼儿哥,不是我说你,自从你结婚之后,都已经不是我认识的那个鱼儿哥了。 就在这时,小鱼儿努了努嘴,笑道: 青梅竹马的来了,你也要被如此这般了,哈哈。 路一转过头,看到了人群中正在四处张望的路小佳,瞪了小鱼儿一眼道: 那是我妹妹,别胡说。 我又没说啥,你为什么要脸红? 我哪里脸红了? 哎呀,鱼儿哥老了,眼花了。 呸! 村里的大人都喜欢拿路一和路小佳开玩笑,一来是两人年龄相仿,二来从小到大,有路一的地方屁股后面肯定就有那个扎麻花辫的小小跟屁虫,而天不怕地不怕的路一就怕这个,在他们这个青涩懵懂的年纪,有些东西似懂非懂,柔软得像是一片羽毛。 路一不理小鱼儿,转身跳下车冲路小佳招了招手。 路一哥哥。 路小佳跑了过来,眼眶红红的,看起来哭过了。 傻丫头,哭个啥呢?想要什么礼物?哥哥给你带回来。 路一故作老气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什么都不要,你出去了别惹外公生气啊,而且外公说外面的人可坏了。 路小佳歪了歪脑袋,躲过路一的手。 放心吧。 这个给你。 路小佳藏在背后的手里拿着一双布鞋,黑色的鞋面,厚实的鞋底,只是做工看起来有些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她亲手做的。 嘿嘿,刚好差一双鞋子呢。 路一高兴的接了过来,蹲下身子脱了旧鞋子就穿了起来,站起身走了两步,剁了剁脚觉得大小正好。 谢谢小佳妹妹! 我的呢? 就在这时,路小波和路一文好不容易摆脱父母走了过来,看到妹妹给路一做的鞋子,有些郁闷有些羡慕的问道。 你的鞋子娘亲不是才给你换了没有多久嘛! 但是话一说完,路小佳脸就红了,她第一次一针一线的做鞋子,不知道被扎破多少次手指头,可是当看到路一穿在脚上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特别的值当,可哥哥的调侃还是让她有些害羞。 没有娘亲做的好看,我还不要了呢。 路小波刮了一下妹妹的鼻子,瞥了一眼路一,叉腰说到: 路一啊,你得记得我妹妹的好!否则兄弟都没得做了! 路一翻了一个白眼。 小鱼儿不正经的插话道: 真是有了路一忘了哥,女大不中留啊不中留! 几个人哄堂大笑,羞得路小佳转身跑了。 出了村子,一路向北。 这条路路家村祖祖辈辈不知多了多少次,所以刚刚离开村子的这段路其实还是很平坦宽阔的,有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都被村里小心的修复好了。 车队快要进入山坳的时候,坐在最后一辆车上面的路一回头张望,村口还站着很多人在挥手,给他们几个送行告别。 走啰! 小鱼儿站在马车上向着村子那边大喊一声。 群山回响! 路一三个也站在车上,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距离村子越远的山路越是崎岖难行,很多时候人都得下车帮忙推车,或者是搬开横在路上的树木石块,好在渔村少年有的是力气,而且几个人嘻嘻哈哈也不觉得累。 已经在山路上颠簸了六天,三个少年也渐渐失去了刚刚出村时候的那种新奇感,逐渐变得安静下来,好在群山环绕,风景确实宜人。 路一嘴里叼着一片竹叶,斜靠在货物上,身体随着马车的起伏而摇晃。 边上同样姿势的路小波突然开口问道: 这样都走了六天了,怎么连一个人都没有碰到。 听到两人聊天,路一文也从前面探出一个脑袋。 你今年多大了? 路小波不知道路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迟疑了一下才回答道: 十五啊。 感觉不保险又特意加了一句。 和你一样大啊! 那你长这么大了有没有在村子里看到过外人? 路小波摇了摇头,还真是,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一个外人。 所以啊,你真笨,这里看不到人才正常啊,五爷爷不是说了吗?还得走两三天才一半的路呢。 入冬后的白天很短,天慢慢黑了下来,晚风送来阵阵凉意,路五叔找到一处背风的石崖决定晚上在这里宿营。 搭建灶台,收集柴火,打水喂马等事情三个少年这几天已经轻车熟路,不用吩咐就各自分工下去,不一会儿枯枝捡拾回来了足够烧一晚上,路一文也手脚麻利的用石块堆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路五叔和小鱼儿仔细检查了一遍车上的货物,然后生火做饭,带得有很多干粮,只需要炖一锅咸鱼汤就可以对付一顿。 甘冽的山泉水炖出来的鱼汤,味道很好。 已经入冬,夜间的山林寒意很重,路五叔年纪大了,吃完饭大家就让他进车厢休息。 小鱼儿往火堆里丢了两根枯枝,火势大了几分,上面吊着的一个水壶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碳灰边上煨着七八个山药蛋儿,已经快熟了,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传了出来。 三个人都缠着小鱼儿讲故事,因为他讲的故事最好听,无论是出海打鱼还是村里的鸡毛蒜皮。 几个人一边吃着滚烫的烤山药蛋儿,一边听着故事,不时传出一阵笑声。 路一突然有点思念娘亲,他从兜里摸出一片竹叶,放在嘴边吹了起来,他喜欢竹叶的清香,况且还能用它吹曲儿,所以他的兜里永远都留着那么几张。 曲调婉转,是路渔教的,应该是江南道那边的民谣。 一时之间第一次出门的另外两个少年也是双手抱膝,随着曲子的声音,思绪却早就飘回了渔村那一栋一栋温暖的木屋。 荒山寂寂,火堆,少年,马车。